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2025年7月6—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今年以来,金砖“朋友圈”再次扩大。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增加到11个。2025年6月,越南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一路走来,金砖国家的伙伴越来越多。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今天,金砖国家被寄予厚望。围绕本次里约金砖峰会向世界释放出的信号及其重点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金砖平台散发独特魅力
本次金砖峰会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金砖+分析”智库创始人雅罗斯拉夫·利萨沃利克(Yaroslav Lissovolik)向记者表示,历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关键“晴雨表”,也是衡量金砖平台走向、轨迹和发展的关键性事件,本次会晤也不例外。
美国塔夫茨大学佛莱契尔学院高级研究员米哈埃拉·帕帕(Mihaela Papa)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里约金砖峰会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本次峰会的举行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也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成果,尤其是在农业和气候融资领域推出了一些新举措。未来,需要充足的时间来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
据统计,金砖国家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世界GDP的1/3,超过七国集团(G7)。“如今,金砖国家合作平台正散发出独特魅力。”利萨沃利克表示,在过去几年里,多个发展中经济体表达了参与金砖国家的兴趣,充分彰显了该平台的开放性。今天,金砖国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反映出其在经济领域不断增强的影响力。
利萨沃利克分析道,此次领导人会晤是新成员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金砖国家后举行的首次峰会,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通常,在峰会召开前夕或召开期间,会围绕金砖国家在国际尤其是“全球南方”中的角色,以及如何加强其他中等经济体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此次峰会也遵循了这一惯例。
作为今年峰会轮值主席国,巴西提出金砖合作六大优先领域:全球卫生合作、贸易投资与金融、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多边主义和安全架构改革等。“此次里约峰会无疑继承了2024年10月喀山峰会的精神。一方面,延续过去的做法与惯例,这是金砖国家的传统。另一方面,里约峰会具有不同于以往峰会的特色与性质。”利萨沃利克说。
在帕帕看来,里约峰会继承了喀山峰会议程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开辟了崭新的空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目标与重点更接近全球发展和国际安全的精神。
历史性扩员吸引全球目光
扩员是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金砖大家庭历史性扩员吸引了全球目光,“金砖伙伴国”模式进一步增强了金砖影响力。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中国提出“金砖+”合作理念。自扩员之日起,金砖国家影响力逐渐增强。利萨沃利克表示,如今,金砖国家不仅助力壮大“全球南方”的规模,而且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与金砖国家合作就是最佳例证。
“当前,申请加入金砖国家的数量处于历史高位,这象征着国际关系的更广泛调整。然而,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引人深思:是什么吸引了各国加入金砖国家合作平台?它能否一直保持吸引力?”帕帕如此发问道。
帕帕在《金砖国家的磁力》一文中作了详细解释。据她分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吸引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出于多重原因。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申请加入的国家试图寻求更好的经济与发展前景,彰显了其加强南南合作和改革全球机构的努力。
帕帕写道,全球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金砖国家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角色日益受到全球关注。金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金砖”。
2024年1月,一批新成员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文章写道,延续这一趋势,喀山峰会标志着一个关键时刻的到来。事实上,在这次峰会之前,就有34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加入金砖国家。在这次峰会上,有13个国家以伙伴国的身份被接纳。
“新成员和伙伴国的加入,可以在客观上推进金砖框架内的贸易议程。新成员和伙伴国可以在粮食安全议题上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金砖国家成立之初,粮食安全就成为金砖国家议程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帕帕补充说。
加强金砖机制自身建设
对于金砖国家而言,加强自身机制建设,从而与其他全球平台展开更多合作无疑至关重要。在决策程序方面,核心议题达成共识是确保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高效运作的重中之重。
利萨沃利克重点阐述了对于“金砖机制自身建设”的看法。围绕此,他提及了三大要点。一是扩大诸边协议的范围。例如,在环境或贸易方面,一些金砖国家可以与非金砖国家签订更多的协议。这将大大提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扩员之后。二是通过金砖国家秘书处实现更为规范的机制化,这将确保金砖国家在定期峰会之外正常运作。三是“三驾马车”机制——将前任主席国、现任主席国和候任主席国聚集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轮值主席国制度的决策连续性。这一模式已在G20等得到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帕帕认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仍处于不断革新之中。未来,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随着新成员的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持续扩大,金砖国家凝聚共识、聚焦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外交政策协调也成为重点。金砖国家需要明确优先事项,更专业的冲突管理程序、更强大的机制支持,成员国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之间也需更明确的往来与联系。
过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立、推出金砖国家支付系统等一系列举措,彰显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作为一个倡导多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巴西被寄予很高期待,以包容、开放的方式塑造金砖国家议程。”利萨沃利克说。
帕帕表示,金砖国家仍然需要证明其实现关键发展目标的能力,无论是在医疗保健、技术共享还是气候融资方面。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不应当植根于零和游戏。各国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发展需求和国家间合作上。作为金砖国家的一员,中国始终尽心尽力。在中国的引领下,金砖合作正在迎来更美好的明天。”利萨沃利克这样称赞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赵琪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