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微商筹货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法治助力文物绽放新光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3 12:42:58   浏览次数:1  发布人:744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围绕这一主题,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同步推出700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通过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宣传普及、文化体验等活动,讲述文物故事,传播文物价值,营造了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氛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的热播,到“

    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围绕这一主题,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同步推出7000余项线上线下活动,通过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宣传普及、文化体验等活动,讲述文物故事,传播文物价值,营造了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氛围。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节目的热播,到“考古盲盒”“文物雪糕”等文创产品的走红,再到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可以看到,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正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感知文物、亲近文物。随着文物保护状况的持续改善和合理利用方式的多样化,文物保护成果开始更多地惠及人民,使人们在享受美好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都是对我国丰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一次致敬,也是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文化瑰宝、感受其魅力的重要契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既是文物保护的时代命题,也是对文博工作者的时代召唤。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新法的很多规定都与这一主题高度契合。

    坚持保护第一,确保文物安全,是贯穿新法始终的核心理念。新法明确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等多个主体的文物保护责任,确保文物保护有法可依,文物安全责任到人;增加了“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等文物保护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赋予文物行政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加大文物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这些规定旨在通过立法保障,使文物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同时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

    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的同时,也要推动文物资源有效利用,向社会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这对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新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物,规定了相应的合理利用要求。例如,强调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合理确定开放时间和游客承载量,积极为游客提供必要便利;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要求文物收藏单位通过借用、交换、在线展览等方式,提高馆藏文物利用效率,鼓励开展文物展览展示、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于民间收藏文物,明确国家加强对民间收藏活动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这些规定为文物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利于更好发挥文物的多重作用。

    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文物保护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让文物焕发新生。例如,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推出的“数字故宫”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故宫的古建筑、文物等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故宫的壮美和文物的精美,这种数字赋能让故宫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类似的还有数字敦煌等。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提升了文物的展示效果,也让文物“潮”起来,增强了公众的文化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文化自信,有效助力古老的文物焕发新光彩。新法明确鼓励开展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文物保护技术,鼓励开展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展示利用,加大考古、修缮、修复等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推动文物有效利用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法律支持。

    吉光片羽,一眼千年;青铜不语,律令有声。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以法治方式最大限度凝聚文物事业发展共识、巩固改革成果,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基础,彰显了维护中华文明根基的法治力量和时代责任。让我们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深入推动文物保护法落地实施,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守护中华文明瑰宝,让那些历经时光洗礼、承载中华民族记忆的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转自《法治日报》

    (作者系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研究馆员)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44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houh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