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为促进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启动。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卢沙野、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英国驻华公使墨泰等欧洲驻华机构代表出席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门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和欧洲17个国家的科技界代表及青年科学家等共150余人参加。
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朱永官和法国材料与结构力学教授Zied Moumni分别代表中欧科技界,结合个人经历介绍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表示将积极支持“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并建议中欧科技界进一步加强交流与跨学科协作,共同攻克全球性科研难题。
他们的讲述让现场很多青年学者产生共鸣。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陈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乔燕分别结合自身参与的中法天文卫星、中英人工细胞应用研究项目,分享了在国际联合研究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合作实践。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强磁场实验室青年研究员Igor Vinograd和来自西班牙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站博士后Santiago Montero-Mendieta分别介绍了在中国开展科学研究的情况,对获得的各项支持和开放共享的合作氛围深表感激,表示非常支持中欧建立持久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凝聚跨国界科研创新力量,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攻克高度复杂的现代科技问题。
阴和俊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值此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之际,科技部将会同中欧相关机构共同实施“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为中欧科技合作共建“信任之桥”、“合作之桥”和“友谊之桥”,增进战略互信,释放合作动能,稳固合作根基;期待中欧青年科学家勇担使命,为推动中欧乃至全球科技进步作出表率,共创可持续发展未来。侯建国表示,中国科学院将积极参与并全力支持“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尽最大努力为欧洲青年科学家来华科技交流营造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环境,助力中欧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共同推动中欧科技创新合作行稳致远,为探索国际科技前沿、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卢沙野也对推动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和加强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希望。
启动仪式后,“中欧青年科学家论坛”举行,与会中欧青年科学家聚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与管理等领域,分享合作经验并提出合作建议。会后,大家来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生物物理研究所相关科学研究平台进行参观交流,围绕实验设施建设、研究方法创新和青年人才联合培养等进一步深入研讨,互相交流想法和经验体会。
“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由中国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等部门和地方机构共同设立实施,将支持更多欧洲青年科学家来华,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开展交流。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持续加强与欧洲顶尖科研机构的双边关系,特别是在人员交流方面,自2009年启动国际交流计划以来,已累计资助约2000名来自欧洲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中欧在数理、化学、生命科学、地学等多个领域合作。中国科学院还积极探索并相继推出国际访问学生计划、青年国际学术沙龙、国际暑期学校等项目,支持中外青年科学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
“中欧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欧科技界代表和青年科学家代表发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欧青年科学家参观和交流研讨现场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