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烈日当空
在山东莘县 马本斋烈士陵园内
75岁的独臂退伍老兵蔡恩坤
默默地擦拭墓碑、修整树木
扫帚划出沙沙声响
这样的动作
他已经做了40年
蔡恩坤是张鲁回族镇韩庄村村民
曾于1969年参军
服役期间因公致残
1973年退役回到莘县老家
在村委会工作
生长在回民支队战斗过的土地上
蔡恩坤从小就知道
马本斋奋起抗日的故事——
他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
歼灭日伪军3.67万余名
建起“敌后抗日堡垒”
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马本斋。
1944年,马本斋病逝
安葬在莘县
1954年,他的遗体
迁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
莘县保留了一座衣冠冢
依然常有当地群众来祭奠他
“马司令把这里看作是第二故乡
对百姓特别好
有一年大旱
他和战士节省口粮分给百姓
大家对马司令的感情很深”
蔡恩坤说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马本斋烈士陵园拍摄的马本斋烈士雕像。 新华社记者 崔博文 摄
1983年起,在衣冠冢的基础上
当地为马本斋修建陵园
并于1985年建成
得知这个消息
蔡恩坤决定放弃村委会的工作
主动请缨守护陵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位于山东莘县的马本斋烈士陵园内,蔡恩坤正在扫地。新华社发
县里觉得蔡恩坤当时才35岁
担心扫墓对他来说太枯燥
“但我向负责同志承诺
一定会守好
给马司令守墓是光荣的”
蔡恩坤的真心
打动了当时的负责同志
这一守,就是40年
早年,陵园不通水电
路面没有硬化,周围都是麦地
住宿只有一间砖房
蔡恩坤从300米开外
用于浇地的水井挑水
把陵园里的小树苗一点点养大
家里农活繁重
爱人栗景兰主动承担起种地
和照顾一双儿女的责任
让蔡恩坤能够安心守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在位于山东莘县的马本斋烈士陵园内,蔡恩坤正在擦拭马本斋烈士的墓碑。莘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每当有人来陵园缅怀先烈
蔡恩坤都会主动给他们
讲述马本斋的抗日故事
每件文物、每个细节早已谙熟于心
“马本斋的精神早已根植在这里
我自己查阅资料、走访老人
做了很多功课
希望更多的人
能够传承他的革命精神”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蔡恩坤每天都会在陵园里
走上好几遍
仔细检查墓碑上有没有鸟粪
地上有没有杂草
因为他觉得
抗日英雄战斗生活过的地方
必须一尘不染
陵园里现有
柏树28棵、杨树32棵
从1986年它们被种下开始
蔡恩坤悉心呵护至今
曾经的小树苗
如今已亭亭如盖
和蔡恩坤一起守护着陵园
“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
还有这些树陪着马司令”
树是岁月的年轮
也是忠诚的刻度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山东莘县马本斋烈士陵园内,蔡恩坤和他亲手种下的树在一起。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改 摄
如今,蔡恩坤的女儿、女婿
常来陵园帮忙
在外地上大学的孙子
也会利用假期
帮爷爷打扫陵园
前几年,儿子想要接他到长春生活
但蔡恩坤拒绝了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他说
“我已经离不开陵园了
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会一直干到
干不动的那一天”
致敬!
来源: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微信
编辑:艾伯宁
审核:张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