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租房”“健身优惠”
你有没有在灯杆、墙面
甚至垃圾桶、共享单车上
见过各种花花绿绿的非法小广告?
不仅影响城市环境
更可能暗藏消费陷阱!
近日
区城管执法局创新治理模式
对非法小广告展开了一场
精准高效的“围剿”!
想知道他们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一起来看看吧
01
不让违法行为“零成本”
近日,中关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举报,成府路沿线出现大量非法张贴的“租售房屋”小广告。与以往现场取证、查询违法人员不同,执法人员此次转变思路,采用了海淀城管执法系统的“非现场执法”功能。
“我们调取了案发路段的监控探头录像。”中关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视频回放,清晰记录了违法当事人骑着电动车,沿路每隔两三米就在树干、灯杆甚至垃圾桶上张贴广告的全过程。视频中,其体貌特征和电动车车牌号都被完整捕捉。”
锁定关键信息后,执法人员顺藤摸瓜,追踪到当事人最后进入的社区,并迅速联合社区民警和居委会进行摸排,锁定了违法当事人。面对清晰的视频证据,违法当事人无法抵赖,最终承认了违法事实并接受了行政处罚。
02
及时干预虚假宣传
守护居民“零风险”
非法小广告的危害
不仅在于破坏市容
更可能直接侵害市民财产安全
近期,中关村街道另一起案件就敲响了警钟。执法人员发现,一些诱人的健身房广告宣称“器材好、课程多、性价比高”,吸引市民办卡。然而,经现场核查,该“健身房”竟仍处于毛坯房状态,未有任何装修迹象,所谓器材、课程纯属虚构。
“我们立即联系了广告指向的健身房负责人及所在大厦物业。”中关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处置过程,“现场连基本的装修都没有。这种利用非法小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极易诱导消费者冲动消费,造成资金损失,风险极大。”
执法人员当场对相关责任方进行了严肃的法律法规宣讲,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张贴、散发非法小广告,更严禁利用其进行虚假宣传。“我们的执法行动不仅要处罚,更要及时阻断风险,保护老百姓的钱袋子,实现‘零风险’的守护目标。”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招”破难题
构建“零容忍”治理新格局
据介绍,针对当前违法人员不断翻新的逃避处罚手段,如张贴二维码规避电话号码停机警示、与执法人员“打游击”等,区城管执法局采取“抓源头、建平台、破壁垒”的方式,创新开展非法小广告治理工作。
抓源头:依托大数据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回溯事件发生全过程,对违法形态进行全链条监管,精准抓取违法者车辆信息、体貌特征、活动轨迹等关键线索,锁定其可能的落脚点,固定违法铁证。
建平台:充分挖潜地区资源,集合公安、交通、属地政府、社区业委会、大厦物业、单位后勤等多方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共管共治作用,共同做好非法小广告的问题发现、违法惩治、持续监管。
破壁垒:加强跨区域联动执法管控,构建线索移交和联合惩戒机制,充分解决单位注册经营地点与违法行为发生地点不在同一行政区划的问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市民朋友们
若发现有人张贴、喷涂非法小广告
可拨打区城管执法局投诉举报受理热线
010-82785787进行举报!
区城管执法局
将持续严厉打击小广告问题
为市民营造
更加整洁、优美、安全的城市环境
记者:李祎乔
推荐 · 阅读